每年的 5 月 12 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,旨在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,增强全社会抵御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。在众多灾害场景中,水域救援因其环境的复杂性和救援的高难度,成为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。从专业救援装备的配备,到实战救援行动的开展,每一个环节都关乎生命安危,不容有失。
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,暴雨、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愈发频繁。城市内涝、河流决堤、人员溺水…… 各类水域灾害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近年来,因水域灾害造成的伤亡和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,水域救援的重要性愈发凸显。
水域救援并非简单的 “下水救人”,其具有突发性强、技术要求高、救援难度大、危险系数高等特点。湍急的水流、复杂的水下环境、多变的天气状况,都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挑战。救援人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体能、精湛的救援技能,更需要快速反应、高效协同,才能在分秒必争的救援中,为生命赢得生机。
专业装备:为救援行动铸就坚实保障
水域救援套装是水域救援行动中的关键装备,包括头盔、救生衣、救援服、割绳刀、防水强光手电、高音哨、手套、抛绳包和救援靴等多种设备。这些装备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水域救援系统,为救援人员提供了各方位的保护和支持。
①水域救援头盔:提供头部保护,同时具备浮力支持功能,确保救援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头部能够保持在水面上。
②PFD救生衣:提供额外的浮力,帮助救援人员在水中保持稳定,防止溺水。
③干式/湿式救援服:干式救援服设计用于保持内部干燥,湿式救援服则注重在潮湿环境下的舒适性和保暖性。
④水域救援割绳刀:专门设计用于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割断绳索或其他障碍物。
⑤防水强光手电: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水域环境中提供明亮的光线,帮助救援人员观察环境。
⑥高音哨:能够发出响亮的声音,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向其他救援人员或附近的人发出求救信号。
⑦水域救援手套:提供额外的抓握力和防滑性能,帮助救援人员在水中更稳定地操作工具或进行救援动作。
⑧水域救援抛绳包:内装有漂浮绳,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向受困者投掷,以提供救援支持。
⑨水域救援靴:设计用于在水中提供额外的保护和支持,防止脚部受伤,并增加救援人员在水中的稳定性。
实战演练:提升应急能力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 为了将装备优势转化为实际救援能力,实战演练成为提升水域救援水平的重要途径。全国各地的消防救援队伍、专业救援组织等,都会定期开展形式多样、贴近实战的水域救援演练。
在演练场景设置上,力求模拟真实灾害环境,涵盖洪水围困、人员溺水、船只遇险、孤岛救援等多种情况。比如达州高新区在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,开展的水域综合应急救援演练,就模拟了橡皮艇编队破浪疾驰、礁石搁浅救援、水下声呐探测、活饵救援、抛投器救援等多个复杂场景。